第530章 世人所不知的晋王府_大明嫡子
海里小说网 > 大明嫡子 > 第530章 世人所不知的晋王府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530章 世人所不知的晋王府

  第530章世人所不知的晋王府

  山西道太原府。

  太原城。

  深秋初冬时的太原城,少了很多的生气,城里城外放眼望去尽是些灰土色。

  占据太原城四分之一的晋王府,从所有的角度彰显了大明皇室宗亲的雍容和尊贵。

  红墙琉璃瓦,反射着满天的光彩,重檐叠嶂,兽头昂立。

  王府三护卫的官兵,披甲持旌,威武不凡。

  作为皇帝的第三子,晋王朱棡自小学文于宋濂,学书于杜环。

  洪武三年封晋王,十一年就藩太原。

  少年时期的朱棡无疑是叛逆骄狂的。

  自应天就藩太原路上,皇帝因为爱护皇子,特意将伺候自己多年的专属厨师徐兴祖赏赐给了朱棡,却在途中遭到朱棡的鞭打。

  皇帝极怒,欲要废了朱棡的晋王爵,全因皇太子朱标的求情,方才让皇帝稍稍息怒,降旨申斥。

  朱棡就藩之后,又常常纵性骄奢,在封国时常行止不法,奔马缚人以车裂之。

  若不是有太子在朝中每每出手,在皇帝面前游说求情,晋王府恐怕早就要被裁撤了。

  一直到洪武二十四年,皇太子朱标巡视陕西,以及随后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,朱棡方才有了些改变。

  在封国太原之时,以亲王之尊折节,礼待官属,这几年也渐渐有了恭慎之名。

  王府正殿。

  比照应天奉天殿所建,巍峨森严。

  殿内王座之上,朱棡修目美鬓,顾盼之间自是威严。

  在他的面前,是王府长史以及两名着甲将校。

  朱棡眉目修长,坐在王座上微微皱眉,却神韵无双。

  他沉吟良久,方才开口道:“熥哥儿要我去这个时候去大同府?怎得,这是不让他三叔我在家过年了?”

  晋王府长史脸上露出尴尬,冲着两名从河南道赶来太原的将领无声的致以歉意的表情。

  自家王爷这些年可是凶名在外的,也就这两年稍稍的好了一些。

  从开封府赶来太原的将领,亦是颔首。

  其中一人道:“回王爷,这是太孙殿下的教令。凉国公蓝玉,此时正在赶往大同府的路上。”

  朱棡低笑着,目光幽幽看向两人:“他蓝玉跋扈狂妄,你们也不怕本王和他一起待在大同,本王忍不住就将他给打杀了?”

  两人顿时一愣,迟疑了起来。

  按照晋王爷过往的秉性,加之那位凉国公的性子,两人一起待在大同,说不得还真的会闹出不少事情来。

  “父王,太孙殿下出京,有节制地方之权,如皇祖父亲临。此次太孙殿下出京北巡,身边还有内阁大臣高仰止伴行,想来让父王去大同,是太孙殿下与一众臣工商议过的定论。”

  当朱棡还要继续调侃从开封府赶来的两人时,殿内一侧却是传来了一道年轻人的声音。

  随后,只见一名身着常服的年轻人,长得与朱棡有那么几分相似,缓步走了过来。

  到了朱棡面前,便是先行一礼。

  随后又与王府长史、两位将军拱拱手。

  王府长史躬身:“臣见过公子。”

  随着长史说完,两名今日才赶至太原晋王府的将领亦是抱拳:“见过公子。”

  王座上,朱棡面露笑容:“济烨来了,今日先生的课业完毕了?”

  晋王朱棡二子朱济烨面色从容,颔首道:“先生今日已经授完业,儿子听闻有太孙殿下身边的人过来,所以才赶过来,想听听有没有大哥的消息。”

  如今宗室藩王嫡子都在应天入学大本堂,常年不曾回封国。

  朱济烨有此理由也算是正当。

  朱棡也知自家这老二是与老大亲近的,兄弟两如今也有不少时日未曾见面,心下倒是起了请旨回京一趟的念头。

  只是朱棡又想起刚刚老二过来时所说的话,心中却是明白,这是老二在提醒自己,莫要胡来。

  不由的,朱棡瞪了一眼朱济烨。

  臭小子!竟然还敢指点自己老爹了。

  朱济烨被老爹瞪了一眼,脸上却是露出笑容。

  他转身看向赶来王府的两人。

  “不知二位将军可知,太孙殿下何时会北巡至大同。殿下要父王和凉国公一同去往大同,是否是要借北巡对关外用兵?”

  藩国无诏不外出。

  这是大明律一开始就严格规定的,除此之外更有诸如二王不相见等严苛的规定。

  朱济烨此举,其实也正是在替朱棡求证从开封府而来的两人,所带的太孙教令是否正当合理,且符合朝廷的规矩。

  只是朱棡却是淡淡的看了朱济烨一眼。

  这小子还是未曾习得家学,自己胡言乱语只消不让上应,这两人最后必然只能将实情道来。

  朱棡想着自己的育儿大计。

  两名自开封府便被派来太原的北巡将官,却是有些难以应对。

  两人眼神对视,沉吟良久。

  其中一人方才吞吞吐吐的开口道:“太原……山西道……那些和朝廷达成开中制的晋商……”

  朱棡嘴角微微一扬,目光深邃的盯着两人,淡淡开口:“太孙是要对那帮晋商动手了吧,哼哼……”

  他轻哼了两声,语气之中带着些讥讽。

  两人却是一顿,最终尽是意外的点了点头。

  朱棡自嘲的笑了笑,眼中带着几分冷色:“朝廷终于是想起来要对晋商动手了,这都多少年了。”

  说着话,朱棡摇摇头,好似是陷入了回忆,脸上冰冷无色。

  晋王府长史有心开口劝阻,只是见王爷此时脸色,加之又有太孙北巡将官在场,终究还是未曾言语。

  朱济烨眼中也是露出忧虑,另有些不忿流露。

  “不过想想,也只有现在动手才是时候。如今朝廷手握交趾道、占城道两大产粮地,又有瀛洲作为金银开掘之地。粮草充盈,海船往来便捷,也只有这个时候才是动手的最好时刻。”

  朱棡脸上闪过一丝杀气,抬眼看向两名北巡将官:“你们都知道本王早些年在太原城,缚马车裂于人的事情吧。”

  两名北巡将官点点头。

  晋王爷昔年残暴的名声,可就是随着他当初将人给车裂而著名的。

  那一次也是皇帝最愤怒的一次,也正是那一次皇帝陛下才真的起了要废黜晋王的心思。

  最后还是太子殿下在宫中倾力劝阻游说,最终才打消了皇帝陛下要废晋王藩的冲动。

  朱棡冷哼一声:“世人只道本王残暴,却不知本王车裂的正是那晋商中人!”

  “王爷。”

  王府长史沉声呼唤着。

  朱济烨亦是轻声开口:“父王!”

  王座上的朱棡摆了摆手:“既然现在朝廷要开始处理晋商,这些事情也就没有什么不可说的了。”

  两名北巡将官之一,则是沉思许久之后,低眉开口道:“王爷对晋商似乎有些未曾明言的事情。”

  朱棡冷笑一声:“这些年朝廷要用晋商喂饱九边将士,本王能有什么明言的事情。九边数十万将士能否吃得饱穿得暖,全要依仗那些晋商,本王又有何能明言的事情?”

  他接连两个反问。

  这位大明宗亲藩王,脸上布满无奈。

  “世人只知大明的宗亲藩王于封国,便是天,掌握生杀予夺。却不知在这山西道,便是本王也要仰仗这些人才能有大明藩王的体面。

  山西道三司七府数十县,哪个衙门里没有他们晋商的人,哪个衙门没有受过他们晋商的钱财。便是这晋王府的人,出了王府,又有多少人在外头被那些晋商赠予钱财宅院。”

  朱棡的言语愈发的激烈,脸色愈发的阴沉。

  王府长史已经默默的闭上了双眼,朱济烨亦是握紧双拳。

  而那两名北巡将官,亦是从其中品出了些不同。

  依着晋王爷的话,那些晋商在山西道那可是改过晋王府的存在,这一次太孙殿下要对付山西道境内晋商,恐怕不会如一开始所设想的那么简单了。

  朱棡继续道:“想来,太孙要本王去大同,也是为了控制大同府境内山西行都司兵马吧……”

  他想了想,脸上竟然是露出了一抹笑容。

  朱棡又道:“另外……本王这位侄儿,应该还担心本王留在太原城里,若是届时他对晋商下手,会招致这些人围攻晋王府,危及王府安危,所以才想要本王前往大同。”

  两名北巡将官张了张嘴。

  这位晋王爷当真是如这几年的传闻一样,保持着自小便有的多智,且愈发的恭慎。

  自己二人只是稍稍的提了一嘴,这位晋王爷便什么都知道了。

  朱棡瞧着两人的面色,知晓自己是猜对了,点点头:“本王当初受太子兄长恩惠无数,兄长爱护我这个不成器的王弟,在父皇面前多次求情。如今,本王这位侄儿也对本王考虑良多。这是本王之幸啊!”

  他感叹了一声。

  王府长史终于是拱手面南,开口道:“陛下仁厚,太子友爱,太孙敬长,天下定是永享太平。”

  一名北巡将官沉声开口:“王爷既已知晓殿下心思,不知王爷何时启程前往大同?”

  王宫中,随着北巡将官的询问结束,便陷入了寂静。

  只余下朱棡的手掌轻轻的拍打着王座所发生的那低沉的闷响声。

  良久之后。

  王宫里,从王座上方才再一次传来那沉闷却威严不容反驳的声音。

  “本王哪里也不去!”

  朱棡双目深沉,脸色庄严。

  两名北巡将官心中一震,脸上露出难色。

  “王爷,这是太孙教令。”

  朱棡却是一挥袖,从王座上站起,走到了台阶边缘。

  “洪武三年,四月初七,本王授封晋王。”

  “洪武十一年,四月十六日,本王就藩封国太原。”

  “至今洪武二十八年,本王已于藩国一十七载!本王是大明宗室,是大明洪武皇帝第三子,是大明九边藩王之一。

  本王身为宗亲,领守边疆,一十七载未尝有开疆拓土之功,却绝不能有弃地之过!本王不能对不起父皇,对不起太子,更不能对不起我大明社稷!

  晋商已财帛动山西道人心,经营二十余载,根深蒂固,长此以往,必将成我大明心腹之患。

  今昔朝廷征新地,开新政,革故鼎新,社稷焕新。朝廷知悉晋商之患,亦有斧正之心,本王身为宗亲,藩国太原,控扼山西,岂能闻危而逃?”

  此刻的朱棡所表现出来的毅然决然之情,王宫之中几人尽是看的清清楚楚。

  这位大明藩王,真的是抱着要与太原城同在的意志。

  两名北巡将官只得无奈的重复着:“王爷,这是太孙教令!”

  朱棡冷喝一声,双眉似剑,双目威赫:“本王今日便要抗令而行!待太孙殿下重塑山西道,本王负荆请罪,一应罪责,本王一力担下!”

  朱济烨双目不断闪烁,沉声开口:“父王!”

  朱棡一挥衣袖,转目看来:“烨儿,你怕了吗?”

  朱济烨两肩一振,抱起双拳:“回父王!儿子不怕!”

  “好!”

  朱棡面露欣慰,大喝一声后说道:“我儿勇矣!莫怕!便是贼子攻于王府,为父自当持刀护佑我儿!若是你我父子等人战死太原,晋王府还有世子在京师!”

  两名北巡将官亦是被朱棡此番言语给激的心潮动荡。

  身为宗亲,即便是知晓太原城可能会出现的风险,也绝不后退半步,抱以死志寸步不让。

  两人知晓,此刻便是再如何劝说,都不可能在说动晋王,只得是就此作罢。

  朱棡看向两人,脸上露出笑容:“辛苦二位走了这一趟,还要劳烦二位折回太孙行在,将本王请罪的奏章呈于太孙。”

  两人赶忙拱手:“王爷言重。”

  朱棡笑笑:“再提本王和太孙带几句话。”

  两名北巡将官立马躬身:“还请王爷示下。”

  朱棡面带微笑,显得很是从容。

  “告诉太孙,三叔这一次不能听他的话,等山西道的事情完毕,三叔亲自和他赔罪。”

  北巡将官躬身抱拳。

  见朱棡挥了挥手,两人便小心的后退着,退出了晋王宫。

  待两人离去,只等朱棡的请罪奏章写好,便离开晋王府,南下重回太孙行在。

  而在王宫中。

  朱棡望着眼前的王府长史和朱济烨,长叹一声,转身缓缓坐回王座上。

  他看着面前两人,似有言语要说。

  只是却陷入到沉思之中。

  ………………

  月票推荐票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hailiang9.cc。海里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hailiang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