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7章 管理天团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
海里小说网 >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> 第627章 管理天团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627章 管理天团

  第627章管理天团

  一战让李谕也赚大了,从美国发回的电报看,单单纯利,李谕最少赚了两千多万美元。

  无线电贡献了一半,另一半就是汽车的专利费、销售利润等。

  福特汽车已经卖爆,欧洲的产能完全拉胯,福特则水涨船高,福特一年造出的汽车产量是德、英、法等国总和的14倍之多。

  不仅美国销售旺盛,国内受一战的刺激同样很可观。李谕提前帮着做了布局,各大民族企业赚得盆满钵满,尤其是天津的范旭东、上海的荣氏兄弟,已经分别把纯碱和纺织、面粉业做到了空前规模,全亚洲首屈一指。

  李谕在国内的汽车零件厂以及无线电厂订单多到生产不过来,好在当时批的地皮够大,能够扩充产能。

  但产业越大,李谕心中就越发担心,自己不可能把时间都投入生产上面。

  幸亏特斯拉又要来中国,以及一位LY无线电的美籍高管戴维斯,——他还是小摩根的表亲。

  李谕在国内也准备使用职业经理人制度,让戴维斯和特斯拉出任名义上的总经理,自己则隐于幕后。

  军阀们胆子再大,也不敢直接动欧美参与的企业。

  另外,李谕和军阀、高官的关系算是不错,不至于闹很僵。

  特斯拉顺便带来了汽车工厂的组装图纸。

  李谕和他们找到代理总统冯国璋,希望在上海再划一片地,兴建汽车工厂。

  这次来到大总统府,李谕暗中瞧了瞧三海,不过看不清里面还有多少鱼。

  安福系还没在大选中大获全胜,研究系仍有很大的政治舞台;民国时期的大军阀对文化领域的大师非常尊敬,更何况李谕这种享誉国际之人。

  冯国璋在会客厅正式接见了李谕和特斯拉、戴维斯。

  “李大院士,距离咱们上次见面没过去多久。”冯国璋笑呵呵道。

  “冯大总统气色看着不错。”李谕说。

  冯国璋又对特斯拉和戴维斯说:“斯特,普利斯。”

  特斯拉回道:“谢谢总统先生。”

  冯国璋大惊:“你竟然会说中文?”

  特斯拉脑子很聪明,说道:“如果只是说中文,难度还好,一年左右就能掌握;但让我书写的话,可能还要花一两年时间。”

  “能说中文已经很不错。”一旁的吴佩孚道。

  李谕问:“吴将军从前线回来了?”

  吴佩孚尊敬道:“回老师,我非常认可总统的和平主张,愿让湖南恢复和平,所以暂别前线。”

  现在的时局又出现了南北对峙,也就是历史书上的护法运动。

  这场运动虽然由孙先生发起,但他无法控制西南各大军阀,最终演变成了南北军阀的混战。

  也就是因为这场战争导致了新的府院之争——冯国璋的总统府与段祺瑞的内阁。

  此前段祺瑞与上一任总统黎元洪的府院之争只能算理念争论,属于民国初年以来内阁制与总统制之争的余响。

  而段祺瑞与代理总统冯国璋,就是政见之争。

  段祺瑞靠着“再造共和”的威名,想要独揽大权,对南方采取强硬的武力统一方阵。

  但袁世凯死后,北洋军阀随之分裂,无人能一统大局。段祺瑞为了保存自己的皖系实力,坐收渔翁之利,命令冯国璋的直系军队进入湖南与西南军阀作战。

  冯国璋不傻,肯定不乐意,便暗中与西南军阀多方联络,接着提出“和平统一”的口号。

  由于全国一直企盼和平,冯国璋的和平路线一时之间占了上风,段祺瑞不得不再次辞去总理职务。

  前线不再打仗,作为直系一等一的前线大将,吴佩孚才有时间回趟北京。

  李谕附和说:“大总统高瞻远瞩。”

  冯国璋志得意满:“众望所归,众望所归。”

  可李谕心里知道,冯国璋坚持不了多久。

  段祺瑞很快就暗中联络了日本人,并派徐树铮拉奉系张作霖入关。重压之下,冯国璋被迫重新任命段祺瑞为国务总理,并放弃和平主张,继续与西南军阀作战。

  李谕管不了军阀混战的乱象,说出此行目的:“大总统,在下之前和唐绍仪先生商议,要在上海兴建一家汽车工厂,希望您可以批复一片土地。”

  整个江苏、上海一带都属直系地盘,直接找冯国璋最好使。

  “汽车工厂?好事啊!”冯国璋说,“少川(唐绍仪字)几个月前就给我提起过,没想到你的动作如此快。说吧,看中了哪片土地?”

  “徐家汇一带。”李谕拿出地图,给冯国璋画了画。

  李谕选的位置紧挨租界,又不属于租界,地税不归租界收取,价格相应的也便宜很多。

  军阀们最不缺的就是地,只要能贡献税收,他们必然支持,况且还是在上海,同时有美国人参与的企业。

  冯国璋大手一挥:“没问题!我让江苏督军李纯给上海县令打好招呼,疏才兄弟放手干就是。”

  冯国璋离开南京来到北京做代理总统前,特地调来心腹李纯担任最重要的江苏督军一职。

  李谕拱手道:“多谢大总统。”

  冯国璋摸着胡子笑道:“等造出来了,我也整一辆尝尝鲜。”

  李谕说:“第一批就会送您一辆。”

  这时候没太多营销手段,让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开,比什么广告都好使。而且混乱的民国时代,只能和军阀搞好关系,不然啥都别想做成。

  有了冯国璋支持,汽车工厂的审批一路绿灯。

  李谕不得不考虑在南方物色一个专门负责汽车整车业务的高管。

  来到上海实业协会,李谕碰巧遇到一个实业大佬——刘鸿生,即后来的火柴大王、毛纺业大王、煤业大王。

  刘鸿生也认出了李谕:“会长先生,见到您倍感荣幸!”

  李谕同他握手道:“最近的煤炭生意很不错吧。”

  刘鸿生笑着说:“欧洲大战这几年,开滦煤的销路奇好,小赚了一点。”

  他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小赚。

  刘鸿生在圣约翰大学读过书,会英语,早在1909年就进入英商上海开平矿务局做跑街,推销煤炭,对象主要是老虎灶、华商纱厂,并逐步扩展到附近各地烧窑业。

  他的商业头脑极好,是个天生的商人,没多久就成了英商的买办。

  过程自然颇多艰辛,嘉善、宜兴等地的窑业本来都是烧柴的,以煤代替柴,夺了当地许多人的生计。有一次刘鸿生去收账,别人告诉他,有上千柴农要找他“吃讲茶”,他一听,赶紧乘一条粪船逃走。

  随后,刘鸿生花费几万元,派人在宜兴设计建造了烧煤的新窑,雇佣柴农做窑工,柴窑才慢慢被煤窑替代。

  一战开打后,因为矿务局的船被英国本土征用,刘鸿生自己干脆租了几十艘船,把煤从秦皇岛运到上海。

  在秦皇岛交货每吨六两,运费三到四两,到上海的成本九到十两,售出是十四两左右,也就是每吨可以赚四到五两。持续了约三年,刘鸿生赚了估计一百多万两银子。

  现在的刘鸿生非常有钱。

  他已实现财富自由,不过显然不满足于只做个外国人的买办。

  “看着大家伙热火朝天,我有了自己建个新厂的想法。”刘鸿生说。

  李谕随口问:“什么厂?”

  刘鸿生说:“暂时定为火柴厂。”

  他肯定会建火柴厂,因为刘鸿生有心结:他岳父是个火柴厂的厂长,刘鸿生和老婆谈恋爱时还没发迹,他老岳不同意这门亲事。要不是刘鸿生的老婆坚持,婚事真可能告吹。

  从那时起刘鸿生就打定主意自己建个火柴厂,然后把他老丈人的火柴厂收购掉!——这事以后还真办成了。

  而且办火柴厂资金少、风险小、机器设备简单,大部分靠手工劳动,办起来比较容易。

  “除了火柴厂,先生有没有做个汽车厂的想法?”李谕问。

  “汽车厂?!”刘鸿生震惊道,“那是欧美才能干的大买卖!”

  李谕轻松道:“我从美国买了一家汽车厂,马上整体搬迁过来,而且获得了总统府批文。”

  “会长的手笔实在令人叹为观止!汽车厂投资巨大,关键技术门槛太高……”刘鸿生顿了顿,“差点忘了,会长最不缺的好像就是技术。”

  汽车行业的重大专利李谕几乎都有,只要投钱,就能干起来。只不过他明白汽车风险太大,一直不愿意做。

  虽然有唐绍仪、梁启超等人的鼎力支持,但架不住民国城头变幻大王旗太快。

  只能尽可能早点收回成本,然后靠美国资本和经理人撑着场面。

  如果小心行事,做成了确实可以培养一大批优秀人才。

  李谕说:“有生产线模式,而且汽车利润可观,要是能打开日本市场,更加不可限量。”

  刘鸿生知道这是个不得了的产业,问道:“会长想让我做什么?”

  李谕说:“做高级经理,怎么样?”

  “会长太看得起在下了。”刘鸿生不敢相信。

  “你的商业头脑放眼上海滩都是翘楚,”李谕说,“实话说,在具体的经商层面,我只是个外行;而摩根家族的这位戴维斯先生又不熟悉中国业务,必须有个中国人主持具体事务。”

  刘鸿生抱拳说:“既然会长垂爱,我就试一试。”

  李谕对他很有信心,也不会耽误他继续做其他工厂。

  选址做好奠基后,李谕便登报招募人手,次日,有人来应聘。

  “李谕先生!真是您!”

  “宋子文?”

  李谕看到对方也一愣。

  宋子文说:“我刚从美国毕业归国,本来按照父亲安排,去了盛家的汉冶萍公司,但,但那边不合适……返回上海后,正好看到报上有新成立汽车工厂的消息,特地来看看。”

  宋子文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,与胡适是校友。

  至于他为什么从汉冶萍辞职,其实是他爱上了盛宣怀之女盛谨如。为拆散这对恋人,汉冶萍公司将宋子文调到汉阳,宋子文一气之下宣布辞职。

  李谕说:“你在哥大读的是金融和经济学,怎么想到来汽车工厂?”

  “汽车不就是经济范畴?而且是个辉煌的产业。”宋子文说。

  “你家里没有给你安排银行的活儿?”李谕问。

  “安排了,我很快就要出任联华商业银行总经理,”宋子文说,“有这个背景,正好能帮汽车厂融资。”

  他还挺想掺和汽车工厂的。

  “这……”李谕有些犹豫。

  宋子文立刻说:“院士先生,我在美国时就很崇拜您,那里的报纸时常有您的报道,您是唯一做到这种程度的中国人。而且,您做的都是不得了的大事业,眼光和魄力犹如华尔街最顶级的财商!我不懂科学,只能在经济方面向您靠拢。如果能与您共事,是我莫大的荣誉!”

  我去,宋子文这几句彩虹屁吹得李谕都有点飘飘然。

  不过转念一想,让这家伙参与进来,虽然是把双刃剑,但说不定可以通过他避免很多麻烦。

  李谕对四大家族毫无好感,宋子文确实不贪,但他在民国工商业的名声却一点都不好,因为他的很多做法堪称巧取豪夺。

  譬如招商局还有刘鸿生多年后的产业,宋子文都曾想在他们危难时落井下石,然后占为己有。

  这家伙毕竟是个哥伦比亚大学的经济学博士,做事与四大家族其他人不太一样,他不喜欢贪污这种“低劣粗俗”“没技术含量”的方式,而要用经济手段扩大自己的利益。

  不过他的做法显然还是官僚资本主义那一套,因为如果没有官方背景,他不可能有资格去吞民族产业。

  “好吧,”李谕先答应下来,“不过一些事情需要和戴维斯先生以及刘鸿生先生商量。”

  宋子文立刻说:“重要的事情当然要向李谕先生直接汇报!”

  额,这小子确实很难掌控。

  好在他是个亲美派,戴维斯应该能稍微压住他。

  李谕对宋子文说:“你负责财政、会计以及公关方面的事务。”

  “都是我的专长,”宋子文说,“对了,先生要是还缺人,我的小妹美龄也能来帮忙,她与我一同从美国回来了。”

  李谕笑道:“现在人手够了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hailiang9.cc。海里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hailiang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