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六章 懵逼_重返1988
海里小说网 > 重返1988 > 第四十六章 懵逼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四十六章 懵逼

  刘啸对国家经济的发展非常了解,前世毕竟是生意人,不了解大势是不行的,另外他本人也喜欢安静,大多时候都在宅在家里看书学习,还给自己报各种学习班,他对社会的认知超出很多商人,还拿了一所大学的经济学博士。

  刘啸对这个时代的经济了如指掌,了解通货膨胀的原因,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,以他站的高度来看待此时的问题,就像是大学生去做小学题。

  不过这些还是没用,因为谁也不会听他的意见,该发生的自然还是要发生,只能说说而已。

  虽然对国家没用,但对王耀武和赵传文有用,他们两人已经彻底被刘啸“忽悠”住,以至于有了一些自惭形秽的感觉。

  “真是民间出高手呀!就是一个年轻人,对当今社会也有如此深刻的认知,惭愧惭愧!”

  好吧,这是王耀武心里所想,当然不会说出来。

  刘啸当然不能把这本事放在自己身上,父亲才是第一“责任人”,还得“编瞎话”。

  “王总编辑,我知道的这一切都是我的父亲跟我讲的,当然,我也有一些自己的了解,这些了解只能算是我们的个人意见,仅供您的参考。”

  王耀武急忙回答:“刘啸,你太客气了,你和你的父亲,就是刘老先生的了解开阔了我的思路,非常有价值………我冒昧的问一句,刘老先生在哪所大学毕业?”

  刘啸忍住笑回答:“我父亲没有读过大学,毕竟家里没有条件,他完全是自学成才。”

  “什么?自学成才?”

  王耀武和赵传文吓了一跳,这个回答完全出乎两人的意料。

  没受过高等教育自学的人很多,但成为顶级的学者那就太少见了,仔细想一想,倒也有这样的存在。

  比如国学大师钱木、梁漱明,他们都没受过高等教育,完全是在家学习,读遍历史典籍,最终成为一代国学大师。

  自学成为国学专家能理解,毕竟研究的是华夏历史,二十四史、春秋、四大名著这种书,自己就能买到,但经济学不是这样,特别是西方经济学,国内很少有相关的专著,得翻译出版,并且专业性非常强,没有深厚的功底是学不来的。

  王耀武熟知经济学的复杂和深奥,对方能自学成才,而且“道行高深”,连儿子都能侃侃而谈,这说明什么?说明刘向学是一位很有天赋的人,这种人不能用受没受教育来衡量,只能说他天赋异禀。

  当然,现在只是随便聊聊,还没有深入探讨,王耀武已经决定要和对方见上一面,当面向“刘老先生”讨教。

  王耀武非常客气道:“刘老先生真是世外的高人,我对他表示钦佩,刘啸你也非常优秀,那为什么没有考大学呢?”

  刘啸回答:明年准备考大学。

  王耀武一下子明白了,显然刘啸不是门卫,是一名高中生,难怪语气很………很稚嫩。

  “哦,明年考大学,好,以刘啸你的学识,相信一定能考上重点大学,对了刘啸,你父亲今年贵庚了?”

  刘啸回答道:“我爸今年三十二了!”

  “啊………!”

  王耀武和赵传文当时就傻了,三十二岁?太年轻了。

  原以为对方都是老先生,结果才三十二岁,甚至和两人都不是一个辈分。

  赵传文今年五十八岁,马上就退休,儿子三十三岁;王耀武五十二,儿子二十八岁,也没比对方小几岁。

  三十二岁还是年轻人,完全黄金年龄,有着大好前程,特别是刘向学这种经济人才,国家最是需要,他这种人根本就不应该在一家什么轴承厂里工作,应该到经济日报来工作才对。

  没错,王耀武和赵传文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把刘向学拉到经济日报社,这才是人尽其才。

  “刘啸,你的父亲真的只有三十二岁?”

  “我爸有多大年纪我还不知道?属羊的,当然是三十二岁。”

  “哈,好,很好,这样吧,刘啸,你告诉你的父亲,让他给我打个电话,我有一些事情要当面跟他谈,好不好?”

  “没问题,我会转告他的!”

  “好,那就这样吧………哎,刘啸等一等,你父亲才三十二岁,那你今年多大?”

  王耀武突然想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。

  “我,我今年八岁。”

  “啊……………!”

  王耀武和赵传文彻底懵逼了。

  有话好好说行不行?八岁小孩?你开玩笑吧?逗傻子呢吧?还明年考大学?脑袋有病吧?

  “王总编辑,我和省教委副主任侯老认识,你可以向他询问,我的一个朋友来找我玩,先不和你聊了,再见!”

  刘啸把电话挂掉,还是让对方需要好好消化消化吧。

  王耀武拿着话筒,看着赵传文,两人半天都没动一下,直到敲门声响起才清醒过来。

  王耀武看着赵传文道:“老赵,你怎么看?”

  “我?我也不知道呀………这个刘啸是不是在唬咱们俩?”

  两人现在一个头两个大,前面说得都挺好,结果最后这句:我今年八岁,直接让他们崩溃,好像刚才发生的一切都是假的一般。

  王耀武揉了揉眼睛,“老赵,咱们先捋一捋,首先这篇文章写的怎么样?”

  赵传文回答道:“写的好呀!非常有深度,我是写不出来这样的文章。”

  王耀武点了点头,文章是好的,这不能作假。

  “那刚才刘啸说得那些话你觉得怎么样?”

  赵传文接着说道。

  “也非常好,在这篇文章上又近了一步,甚至涉及到了咱们国家的产业调整,这不是谁都能看出来的问题。”

  王耀武也很赞同赵传文的评价,想了想接着说道:“现在只有两一个问题,就是刘啸说他只有八岁,是唬我们呢?还是真的呢?

  如果唬我们,那估计跟咱们开了个玩笑。要是真的,这玩笑就更大了,咱们两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子跟个八岁小孩子聊了半个小时,说出去还不得让人笑掉大牙?”

  赵传文也觉得这件事太奇怪,不,应该说是很诡异。

  “耀武,我觉得刘啸是在和我们开玩笑,没错,就是再开玩笑,只是为什么和我们开玩笑呢?”

  赵传文陷入纠结中。

  “是呀!为什么和我们开玩笑呢?”

  王耀武也不明所以。

  “对了,耀武,刚才对方说认识侯健,是不是?”

  赵传文提醒王耀武。

  “侯健………我想起来了,那位老倔猴儿?”

  “对,就是那个老倔猴儿。”

  侯健在沈城是出了名的倔老头儿,快七十岁的人还在工作,而且天不怕地不怕,管你是谁,看不惯就会说两句。

  不过侯健对教育事业百分之百的投入,在他的管理下,全省的教育工作很出色,是很多学校和老师的“靠山”。

  “这个刘啸还和侯老认识?我问问,一定得把这件事弄清楚。”

  赵传文拿起电话打到了教委。

  “教委吗?你好,我是省经济日报总编辑赵传文,侯老在不在?

  下去调研了,哦,我有一件事想询问一下侯老,不知您知道不知道…………就是关于一位丰城叫做刘啸同志的人,这个是您知道吗?

  什么?他是一个小孩子?是真的吗?哦,我知道了,我知道了…………。”

  赵传文把电话放下,这下更迷糊了。

  对方明确告诉他,刘啸是丰城的一位神童,今年才八岁,小学三年级,侯老前些日子还特意去丰城看望了这个神童,同时承诺将持续关注对方,而且很可能明年会参加高考,有望成为国家最年轻的大学生。

  “耀武,看来刘啸没唬我们,他真的是八岁呀!”

  “八岁………这世界上,还真有天才。”

  王耀武很是感慨。

  赵传文倒不是很意外。

  “天才肯定有,像几年前的宁百,三岁读书看报,八岁就能和成人下围棋,这群孩子的智力比普通人强的多。

  但经济学家不同,经济学是社会科学,不是拼智商,所以我还是认为刘啸所知来自他的父亲,这就是这篇文章的作者刘向学,恐怕也正是有这样的父亲,才能生出天才,那宁百的父母不也是大学老师吗?没错,这个逻辑就对了。”

  终于,赵传文找想出一个完美的“自圆其说”。

  刘啸八岁没错,因为他是天才,而他的父母,或者是父亲,一定是一位高智商的人,正因为如此才能培养出八岁的天才。

  八岁天才虽然不懂经济,但平时耳睹目染,死记硬背也记得很多相关知识,于是就出现了刚才在电话里和二人侃侃而谈的那一幕。

  想通了这一切,两人更加想要和刘向学见一面,至于刘啸,他们也很好奇,毕竟这样的天才太少见。

  “耀武,不如打电话让刘向学来沈城一趟?来往路费和住宿吃饭的费用咱们出,另外还可以让他们在沈城玩一玩,相信对方会同意的。”

  王耀武点头道:“我看行,这样,下午……明天上午吧,我再打个电话,务必亲自告诉刘向学,邀请他来丰城,刘啸也带来,老婆也带来,一家都来,如果他同意,我马上发电报给邮局,让他们把邀请函送去。”

  赵传文马上答应了下来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hailiang9.cc。海里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hailiang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