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二十八章:量产_开局错把李世民当大表哥
海里小说网 > 开局错把李世民当大表哥 > 第四百二十八章:量产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四百二十八章:量产

  现在打出来的许多口井,其实暂时根本就用不上。

  不过对苏长生来说,先把井打出来,后期他自然不会一直盯在这里。

  把井全部打出来,以后即便是整个盐矿全部开发,都不需要再打井了。

  因此,尽管盐井已经足够用,但是苏长生一直都在规划盐井的位置,命人继续进行打井。

  这些日子,开始源源不断的熬制出盐来。

  玄武县令,从各地购买铁锅,迅速送到盐矿这边。

  然后组织人手,开始熬盐。

  从一开始一天之能熬制几十斤,到十日之后,已经能够熬制出上三四千斤来。

  并且随着铁锅的增多,随着熬制的工人越来越多。

  各人之间配合也越来越熟练和默契,每天能够熬制出来的盐,也是越来越多。

  其实哪怕只是现在这个速度,供应一个益州,也越多绰绰有余。

  这个时代的人做饭,放盐都不敢多放。

  一斤盐,足够一百个人用一天的了。

  三四千斤盐,就能够三四十万个人吃一天。

  而益州的总人口,差不多也就这么多。

  现在,李恪才真正松下一口气来。

  接下来,李恪开始按照地区,进行分配盐。

  积攒了这几日时间,也有上万斤盐了。

  至少能够保证每家一斤盐的量。

  蜀王李恪,其实能力是极强的。

  这两年在益州也不是白呆,益州上上下下,但凡不听话或者是贪赃枉法的官吏,全部都被他撤换了一遍。

  剩下的,都是有能力的,心怀百姓的官吏。

  将盐分发下去,接下来,李恪便不怕各地方会出什么岔子。

  益州缺盐的情况,一下子得以扭转。

  百姓的恐慌情绪,自然全都平复了下来。

  刚开始的时候,百姓得知益州已经自己制出盐来了,虽然每家限购一斤。

  但是一斤的数量,其实已经够他们吃一些日子了。

  相信等他们吃完,到时候也不会再缺盐了。

  而当百姓买到盐的时候,发现盐居然是白的,他们的内心,也是不安的。

  这盐的颜色咋不对呢?

  虽然蜀王殿下和苏先生都十分厉害,但是他们不一定色色都会啊。

  这盐,则是这色呢?怕不是熬制的不好吧?说不定,里面会有杂质。

  但是当他们做完菜之后,他们才吃惊地发现,这个盐,好咸!

  是的,他们以前用的盐,杂质挺多的,盐的含量并没有那么高。

  所以他们在做菜的时候,使用量会大一些。

  而现在,他们按照以往的经验来放盐,而这个盐比他们以前用的盐要咸。

  这一下子,可不就把菜给做咸了吗?

  并且他们很快便发现,这个盐不但咸,并且好吃。

  以前他们做出来的菜,总有股涩涩的味道。

  当然了,他们从小吃到大,已经吃习惯了,平时都尝不出来了。

  但是凡事就怕对比啊。

  用现在的盐做出来的菜,比以前好吃了。

  直到此时,他们才后知后觉地察觉到。

  似乎,并不是现在他们买到的盐色不对,好像是他们以前用的盐色不对。

  并不是现在买到的盐杂质多,似乎是他们以前用的盐杂质多啊。

  也就是说,殿下和苏先生带人制出的盐,质量比他们以前吃的好的多。

  更关键的是,价格十分低廉。

  是的,平时他们买一斤盐,足足要十文钱。

  这个价格,放在后世,绝对是天价盐。

  在这个时代,这个价格也不算便宜了。

  当然了,这个时代盐的成本也高。

  海边的盐场可能还稍微好一些。

  像是盐井,粉碎岩石,或者是打井,向外提取卤水,都需要大量的人手。

  光是这些额外的人工,就是一笔不菲的费用。

  当然了,对世家来说,他们的利润很高就是了。

  但是殿下卖给他们的价格是多少呢?

  只有区区两文钱。

  这个价格,才是他们平时买到盐的价格的五分之一啊,实在是太便宜了。

 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,即便是这个价格,仍然是暴利。

  盐的成本——哪里有多少成本?

  打井压水井都是苏长生直接免费资助的。

  压出水来之后,成本只是一些木材和一些人工费用。

  盐是消耗品,两文一斤的价格,绝对能让人赚到盆满钵满。

  当然了,这个价格,也只有益州百姓能够买的到了。

  毕竟,这个盐矿都出自益州,当地人买盐,怎么会不便宜一些呢?

  李恪决定,益州本地人,以后都可以以两文钱一斤的价格买盐。

  不过每户一年限购二十斤盐。

  二十斤盐,一家人一年绝对吃不了的。

  既满足了他们需要吃盐的需求,又避免了他们大量买盐向外贩卖。

  而玄武县有这么大的盐矿,自然是要向外继续供应的。

  向外供应的价格,就不可能还是这个价格了。

  这个价格,只能当作是出厂价。

  至于后续卖多少,就需要加上他们的运费成本费还有他们的利润了。

  当然了,至少不会达到十文钱一斤的价格就是了。

  ……

  目前来说,这件事情收益最大的,自然还是玄武县。

  现在,随着盐矿的规模越来越大,每日投入的人口也是越来越多。

  现在整个大唐都在缺盐啊。

  到时候,这些盐自然是要向外出售的。

  这也导致,整个盐矿上,需要用到大量的人手。

  现在,差不多整个玄武县,不能说所有人都到了矿上。

  但是至少每一家都有一人在里面做工。

  一个人一天就是五文钱,一月下来就是一百五十文钱。

  这对百姓来说,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。

  更不要说,等以后盐矿彻底站稳脚跟之后,一个盐矿,会给他们带来庞大的人流物流庞大的商机。

  不要说将来了,就是现在,整个玄武县都因为这一个盐矿被彻底盘活了。

  现在不单单是可以在矿上做工。

  现在随着生产的盐越来越多,他们就需要一个放置盐的大库房。

  这个库房需要靠近路边,等外地的商人来了,可以直接装车走人。

  而这么大的库房,就需要建设房子。

  同时盐矿这边,也需要大量的房子啊。

  现在因为赶进度,熬盐都是露天的。

  但是总不能以后都是露天的吧?

  下雨了咋办?刮风了咋办?

  天热了咋办?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hailiang9.cc。海里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hailiang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